第29章 养猪场
A+ A-

江云先和刘长富对了采访稿,确定没有疏漏之后,才拿出自己的计划书。

她对刘长富道:“大队长,我觉得省城记者来采访这件事对我们公社来说也是个绝妙的机会。

我们公社一直都在养猪,但因为资金不够,养猪规模一直扩大不了。

我想着,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,将养猪场的事情在记者面前提一提,讲讲我们的难处,再讲讲我们对未来的规划,只要这些东西上了电视,上头的领导看见了,说不定就会给我们拨款了呢。”

“养猪场?”刘长富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情,闻言瞪大了眼睛。

春阳公社这个养猪棚子顶多算个猪崽培育基地,还是不丰产的那种,毕竟母猪营养不好,也不敢叫人家一直生,生多了掉膘,也容易死的早。

母猪怀孕就得三四个月,再加上喂奶,半年总是要的,现代养猪场的母猪可以一年两窝,公社的母猪却都是一年一窝。

不过哪怕只是一年一窝,二十头母猪,一只猪生十个猪崽,也能生出二百头小猪了。

二百头猪,是一个小型养猪场的规模。

江云看刘长富并未出言反对,继续说道:“养猪场扩大以后,首先是解决了多余的劳动力,咱们乡下除了农忙的时候都还算清闲,村的闲人可以来养猪场帮忙养猪,增加收入。

其次,猪的粪便是良好的肥料,可以反哺土地,也可以卖出去换钱。

第三,猪的供应量增加了,到了年节的时候,老百姓们也能多买到些肉,不至于每年的供应量都那么紧,尤其是城里人,想多炼点猪油都没办法……”

江云一条一条的说着,把刘长富说的坐立不安。

他插嘴道:“小江,我知道你这想法很好,但你怎么就能确定县里能同意呢?要是真盖200头猪的养猪场,那可得不少钱。而且,猪这个东西爱发猪瘟,要是咱们养不成,县里领导不得怪罪?”

这也是刘长富每年都把猪仔卖出去的原因之一,他怕猪养多了,闹了猪瘟一头都养不活,到时候才是血亏。

江云一笑,仿佛胸有成竹:“大队长,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国外的养猪场,他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、规模化,人家的养猪场可不是两百头,是两千头,两万头,而且每年都能准时供应到市场。”

刘长富一个乡下的大队长哪里听过这种事情,他看过的报纸上也没登过国外养猪场的事儿呀。

听着江云这些话,他又是新奇又是激动:“什么?他们的养猪场居然这么大,那他们的猪不会生病吗?”

江云解释道:“也不是说不生病,只是他们有更科学的养殖办法以及喂养规定,可以保证养猪场的猪接触不到传染源,减少发病率。猪瘟这种病到底还是少见的,几年才可能发生一次,平时只要保证猪不生病,少生病,病猪及时隔离,那么损耗还是可控的。”

刘长富不解:“这要怎么控制?”

江云耐心给他讲国外的养殖模式,例如黄金配比的饲料,定期的体检,以及对应病症的疫苗和特效药。

刘长富听的惊叹连连,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牙疼,他们多穷啊,哪有钱去这样精细的喂猪,平时连给猪打针都舍不得钱,非万不得已都没人去找兽医,哪里还有钱给猪打预防针,那都是资本家才会干的事。

别说猪了,人都打不起预防针。

他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,越听国外的发展,就越觉得自己活得猪狗不如,果然,人就是怕比较。

江云笑起来:“咱们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,我跟您说这些只是为了让你更好的了解国外的情况,但换到我们国内就得因地制宜了。”

“怎么个因地制宜法?”刘长富问。

江云道:“例如他们黄金配比的饲料,我们就可以换成豆饼、玉米秸秆,麸皮,红薯。只需要比以前稍微好一些,猪就容易长膘。

再比如说他们的疫苗我们可能暂时还供应不起,但他们的猪圈通风系统,清扫系统我们可以照抄过来。

这都是盖房子的事情,只要我们把猪圈的内部按照他们的形式来盖,就可以比传统猪圈干净许多。

猪圈一干净,猪的发病率就低了,也可以大幅度降低传染病的产生。

至于其他方面,只要我们的第1批猪卖出去,还愁收不回来利润吗?

只要我们有了利润,第2年我们就可以花钱给猪把其他的东西再升级一下,这样一次一次的升级下来,用不了几年,咱们说不定就可以拥有像国外那样高端化的养猪场了。”

刘长富恍然大悟,他开始心动起来,是呀,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要一点一点做,如果连第1步都迈不出去,他们的养猪场就永远变不成国外那样。

哪怕第1年不养200头猪,只养100头猪呢,但只要他们一茬一茬的养下去,养猪场不断扩大面积和规模,那么总有一天可以赶上国外的水平。

他兴奋的站起来:“好,小江你这个主意很好,明天我们就在记者面前把这个事情提一提!”

有了刘长富的准话,江云也就敢真正做这件事了。

她把计划书的内容详细的给刘长富讲了一遍,让他明白这个养猪场的最终发展目标。

刘长富见她准备的这么充足,越听越觉得这个计划有戏,于是打满足了精神跟她一起研究这个伟大的创业项目,一起查漏补缺。

两人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下午,终于把这本初步计划书完善的像模像样了。

下午刘长富接着去监督人修路,江云就留在他的办公室,用全新的信纸将这本计划书重新抄写了一遍,这就是他们要拿给领导们看的东西了。

而她当然不是单纯的想为公社奉献,这本计划书是她提出来的,那么她就要在这件事的执行过程当中充当管理人的角色,所以明天在记者面前要好好表现的不仅是刘长富,还有她自己。

能不能摆脱苦逼下乡青年的身份,就在此一举了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