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敲锣打鼓,走街串巷
A+ A-

陆澈见她生气了,连忙改口:“对对对,是我狭隘了!”

又说自己今天也去县里,到时候去看看热闹。

厕所蹲久了腿发麻,江云没聊多久就放下了手表。

等到她急匆匆吃完早饭,就去公社那边和刘长富等人集合了。

看着她消失的背影,方婶子一边收拾猪草一边感慨,这有本事的姑娘就是不一样,悄不声的就办成了大事,给村里解决了这么大个麻烦,实在是让人高看一眼!

江云这两天办的事,随着生产队长去找人做锦旗,也尽传开了。

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江云之前为什么会和大队长从一辆车上下来,晚上又为什么有资格陪城里的孙厂长一起吃饭。

村民们扬起的是对这个下乡小姑娘的热切之情,觉得她实在是个心地善良又有本事的好姑娘,但知青们那边就是心思各异了。

女孩子们虽然也羡慕江云的好运道,但她们也知道村里小麦受潮的事情,但谁也没想出来这样的好主意,最后这羡慕也就变成了对她脑子的佩服。

男人们这边虽然也高兴,这是因为江云是她们同一批下乡的人,因为她出头给村里办了实事儿,村民们爱屋及乌,对他们这些人也都有了更好的态度。

但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失落和挫败。

一群大男人下乡这么久,没有一个出头的,无论是名声还是风光都被隔壁的女同志占了去,难道真的是他们这些男人不行?

有些人心里气不顺,就把气撒在了脸肿如瓢的王栋身上,觉得都是因为有他这个搅屎棍,害的这个屋里风水不好,才让他们总被女人们压一头。

王栋的伤还没好,整日捧着脸直哼哼,也不敢出门去,看大家如此对待他,也是敢怒不敢言,只在心里暗暗咒骂。

好在男人们看他看的紧,他还闹不出事儿来,小院里暂时还很安宁。

……

随着日头升高,春阳公社的五十个村民也陆续到达“战场”。

现在的人都是不常进县里的,挣钱太难,谁家没事也不想多花钱在路费上,因而下了车大家就左顾右盼,对眼前的一切都很惊奇。

其实县里这几年变化并不大,顶多是多修了几条路,多开了几个供销社。

但这对于村民们来说就已经够有意思了。

有人下车就喊:“这里也开了一家供销社,我看有卖麦乳精的,哎呦喂,以前这东西可不好买!”

旁边的村民打趣道:“好像你家有奶娃娃一样,还需要喝奶不成?”

众人顿时嘻嘻闹闹起来,还是 刘长富板着脸一顿训斥,才叫他们收起了嬉皮笑脸。

众人打开行李,举旗的举旗,架杆的架杆,气氛组更是掏出了自己吃饭的家伙,往腰上一绑,小锤一敲,声势惊人。

随着刘长富一声令下,大家敲锣打鼓的就朝星星啤酒厂走去了。

路远不怕,要的就是这种满城热闹的效果。

孙厂长在厂里忐忑的等待着,他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。

只是这事儿虽然是提前策划的,但是又不能透露给别人,唯一知道内幕的厂长司机还不在身边,所以孙厂长面上还得装出毫无所知的样子,淡定的喝茶办公。

这份隐隐的期待与激动只好由他独自品味了。

五十个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,锦旗开道,横幅高举,很快就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。

完全不需要宣传,立刻就有人上来打听始末。

激动的村民们不需要人教,连忙倒豆子一样把啤酒厂收购受潮小麦,救他们于水火的事情交代了个干净,末了情深义重道:“孙厂长是个好人啊,啤酒厂也是我们县的良心企业,我们会一辈子记得他们的恩情的!”

县里人:!!!

县里人初听这件事情也是惊讶无比,进而被村民的情绪带动,感动的稀里哗啦,人都是爱凑热闹的,越是新鲜的事情越爱打听。

于是不消半个小时,这件事情就已经传出去了好几个版本

虽然中心都是星星啤酒厂收购了春阳公社的受潮小麦,帮助他们解决了粮食危机,但中间的剧情可被添油加醋改编了不少。

许多人专门跑出来看热闹,更有闲人跟在队伍后面,五十个人的队伍一经壮大,居然慢慢凑了几百人。

民众突然聚众游街,这可把公安部门吓了一跳,刚听闻还以为是民乱呢,连忙调集人手去查看。

结果一看是这回事,公安人员大松一口气,只着手叫人维持秩序,不让看热闹的人发生踩踏事件。

至于为什么不驱散,那当然是因为这种事情越驱散人越多呀,人都是有叛逆心和好奇心的,反正不是违法犯罪的事情,还不如让他们跟着呢。

公安部门都能被惊醒出动,县里电视台自然不会接不到消息,一群记者一听有这事儿,顿时眼睛发光,耳朵竖起,扛起摄像机就往现场冲!

一线记者虽迟但到!

于是,刘长富等人还没走到星星啤酒厂,就被飞奔而来的记者们笼罩了。

刘长富也是这时候才知道,洵县这么小一个地方,居然有十个记者。

他看着那黑黝黝的镜头对准自己,老脸一红,紧张不已。

这可是正经的电视台采访啊,他一定要好好表现,不能说错话。

但是越紧张越出错,本来背好的台词因为摄像机和话筒怼到了眼前,反而让他浑身紧绷,把词忘了个一干二净。

好在江云极限救场,替他回答了几个问题,因为她落落大方,丝毫不慌,刘长富也渐渐稳住心神,记起了忘记的台词,得以让采访继续进行下去。

按照约定的剧本,刘长富声泪俱下的讲述了春阳公社当初粮仓被大雨冲垮,小麦受潮,走投无路,一村人下半年可能都要饿饭的惨状,又表达了星星啤酒厂是如何力挽狂澜,仗义帮扶,对他们公社伸出援助之手,让他们得以走出困境……

因为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,刘长富也说的真情实感,说着说着还忍不住哽咽起来,连带着后面的村民也都落了泪。

记者们也眼圈红红的,要不是有职业素养撑着,他们也要跟着哭了。

问完了前因之后,就是解释他们这样大张旗鼓的在县城游街的缘由了。

刘长富脸色涨红,大义凛然道:“星星啤酒厂做了好事,帮助了我们,我们村穷,没什么好东西能报答的,就来送送锦旗和感谢信,至于为什么要游街,当然是因为我们不想恩人做了这么大的贡献,还默默无闻,不被人知道!”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下一章

章节 X